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惠州乘船去广州途中所见的早春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思乡之情。
前四句写眼前风景:岭南水乡的春天来得早,村庄周围已经绿树成荫。这让他想起远在故乡的秦溪河畔,此刻应该也是春光明媚。这里用"遥想"自然过渡到对家乡的思念。
后四句具体想象家乡的春景:梅花盛开正好酿酒,门前的兰草已经抽芽,而老屋西墙边那片竹林,新笋应该正在茁壮成长。"竹孙"这个称呼特别生动,把新笋比作竹子的子孙,透着亲切感。
全诗妙在通过他乡的春色联想到故乡的春景,用"梅英"、"兰茁"、"竹孙"这些充满生命力的意象,把无形的乡愁写得具体可感。语言清新自然,就像在和读者聊天一样,把对家乡的牵挂娓娓道来,让人感受到春天带来的温暖和思念的甜蜜。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