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二首 其二

自别家来倏九旬,枯桑海水梦纷纭。
心衔清宦虚分俸,头责先生老卖文。
雨雪欲冲千里返,江湖只被一山分。
如何兄弟天南北,不及随行雁有群(久不得润木中州信颇以为念)。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离家九十天后的深深思念,尤其牵挂远方的兄弟,字里行间透着孤独与无奈。

前两句说离家快三个月了,梦里总出现家乡的枯桑和海水,暗示他时刻惦记着老家。"心衔清宦"指他虽做个清闲小官,但微薄俸禄让他内心苦涩;"老卖文"更是自嘲,说自己像街头卖文章的老人,暗示生活不易。

中间两句画面感极强:想冒雨雪赶千里路回家,却被江湖山水阻隔。这里的"一山"不只是真实的山,更象征现实的重重阻碍。最后两句最动人——为什么亲兄弟天各一方,还不如大雁能结伴同行?用雁群反衬人的孤独,对兄弟的牵挂呼之欲出。

全诗妙在用日常景象(枯桑、雨雪、雁群)承载厚重情感,把漂泊的辛酸、思亲的焦灼写得真切自然。最打动人心的,是那种平凡人面对分离的无力感:官场不得志、归家路迢迢、连动物都比人团圆,层层递进道出游子心声。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