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调 其三 么篇(一九四三年癸未正月作)

柴门外,车马任喧哗。
学剑我原输项羽,驻颜何处有丹砂?
事事镜中花。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首先,作者提到“柴门外,车马任喧哗”,意思是说,尽管外面的世界车水马龙、喧嚣不断,但作者却置身事外,不为所动。这里的“柴门”象征了简朴的生活,而“车马喧哗”则代表了世俗的繁华和纷扰。作者选择在柴门之内,远离这些喧嚣,显示了他对名利的淡泊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作者提到“学剑我原输项羽”,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能力的清醒认识。项羽是历史上著名的武将,作者说自己学剑不如项羽,其实是在暗示自己在某些方面可能不如别人,但他并不因此而感到沮丧或自卑。相反,这种自我认知让他更加坦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然后,作者问道“驻颜何处有丹砂?”,这里的“驻颜”指的是保持青春容颜,“丹砂”则是传说中的仙药。作者在感叹,世间哪里有什么长生不老的仙药呢?这句话实际上是在表达对生命短暂的无奈和对衰老的接受。人生无常,青春易逝,没有人能真正逃脱时间的侵蚀。

最后,作者总结道“事事镜中花”,意思是说,世间的一切都像镜中的花一样,看似美丽,实则虚幻。无论是名利、地位,还是青春、美貌,都是短暂的、不可捉摸的。作者通过这个比喻,揭示了人生的虚幻本质,提醒人们不要过于执着于外在的东西。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世俗繁华的冷眼旁观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反思,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真谛的领悟。它提醒我们,不要被外界的喧嚣和虚幻的表象所迷惑,而是要珍惜当下的宁静与真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