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叶歌
桃叶歌,歌宛转,旧日秦淮水清浅,此曲之兴自早晚。
青溪桥边日欲斜,白土冈下驱虞车,越州女子颜如花。
中官采取来天家,可怜马上弹琵琶。
三月桃花四月叶,巳报北兵屯六合。
两宫塞上行,日逐江东猎。
桃叶复桃根,残英委白门。
相逢冶城下,犹有六朝魂⑴。
青溪桥边日欲斜,白土冈下驱虞车,越州女子颜如花。
中官采取来天家,可怜马上弹琵琶。
三月桃花四月叶,巳报北兵屯六合。
两宫塞上行,日逐江东猎。
桃叶复桃根,残英委白门。
相逢冶城下,犹有六朝魂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南京秦淮河畔的桃叶为线索,通过今昔对比展现朝代更迭的沧桑感。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
开篇用"桃叶歌"起兴,带出秦淮河昔日清澈浅流的宁静画面,暗示这里曾是繁华温柔乡。"青溪桥边"到"可怜马上弹琵琶"这段,描写越州美女被选入宫的场景:夕阳下官车疾驰,如花女子在马上弹着琵琶,看似风光实则暗含身不由己的悲凉。
中间笔锋突转,"三月桃花四月叶"突然插入战争警报,北方敌军压境,皇室仓皇出逃却还在江东狩猎享乐,形成强烈反差。这里用桃花短暂的花期暗示繁华易逝,批判统治者的昏庸。
结尾最耐人寻味。凋零的桃叶飘落白门(南京古称),在冶城(南京古地名)相遇的不仅是残花,更是"六朝魂"——这里用拟人手法,让桃叶承载着六个短命王朝的亡国记忆。全诗通过桃叶从盛开到凋零的过程,巧妙串联起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最后落在"六朝魂"这个意象上,道尽历史轮回的悲凉。诗中"颜如花"的美女、"驱虞车"的排场与"北兵屯六合"的危机形成戏剧性对比,不动声色地揭示出骄奢淫逸必致亡国的历史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