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春烟雨朦胧的山水画,充满文人墨戏的雅趣。
前两句写景:春天刚冒上枝头,还没开出花朵,湿漉漉的云裹着细雨笼罩河滩。用"寒枝未著花"点出初春的含蓄,"湿云细雨"像打湿的水墨在纸上晕染,画面顿时活了起来。
后两句抒情:诗人说老天爷仿佛在配合自己玩一场襄阳(米芾)式的绘画游戏——你看我笔下这烟雨群山,比起自然实景也不差呢!这里用"襄阳戏"致敬宋代画家米芾(湖北襄阳人)的写意风格,把自然比作画布,展现文人以笔墨"再造自然"的自信。
全诗妙在将春雨山水转化为纸上游动的墨韵,既写实景又显画意,最后落脚在艺术与自然的较量上,让人看到中国传统艺术"师法自然又超越自然"的独特美学。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