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山林的生动画面,语言直白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山南山北雨翻盘,聒耳泉声白昼寒"用夸张的手法写暴雨倾盆的景象:整个山区都笼罩在瓢泼大雨中,哗啦啦的泉水声吵得人耳朵发疼,明明是白天却冷得像寒冬。诗人用"雨翻盘"这个形象的比喻,让读者仿佛看到雨水像打翻的盘子一样倾泻而下。
后两句"欲向空林较晴雨,扶藜须对晚霞看"笔锋一转:雨过天晴后,诗人拄着藜杖想比较下雨前后的山林变化,却发现要等到晚霞出现时才能看得真切。这里的"较晴雨"不是真的比较,而是诗人想细细品味雨后山林的特殊韵味。最后出现的晚霞,给整幅画面增添了温暖的色彩。
全诗通过暴雨、泉声、晚霞的层层递进,展现了自然瞬息万变的魅力。诗人拄杖观景的闲适姿态,也传达出悠然自得的心境。最妙的是诗人没有直接写自己的感受,而是通过景物变化让读者自己去体会那份雨后观山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