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旬连日大风雨因述见闻作短歌纪灾得十章 其一

元精散漫阳气死,太阴扶轮血濡指。
乖龙未受天神符,私役雷兵相角抵。
元黄一色浑西东,剩日惨惨难为红。
地鸣碎鼓天破钟,真宰无泪号哭穷,帝耳一塞千年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可怕的暴风雨灾难,用震撼的意象展现了自然失控的恐怖景象。

前四句用神话般的语言描写灾难起因:天地精气涣散(元精散漫),生命力衰竭(阳气死),月亮(太阴)染血般暗红。不听话的雷龙(乖龙)私自调动雷电兵团在天空混战。这里把自然灾害比作天庭内乱,暗示这是场违背天理的异常灾难。

中间三句用颜色和声音渲染灾难现场:天地被黄浊的洪水吞没(元黄一色),残阳像被稀释的血(剩日惨惨)。大地像碎鼓般震动,天空像破钟般轰鸣,用声音的破碎感强化灾难的毁灭性。

最后两句发出悲愤质问:连老天爷(真宰)都哭干了眼泪,而天帝的耳朵聋了千年——这是对统治者漠视民间疾苦的尖锐批判。诗人表面写天灾,实则暗讽人祸,用超现实的画面传递对现实的愤怒。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