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收到朋友邀请去岳麓山游玩,但因为公务缠身无法同行的遗憾心情。
前两句"麓苑崟岑对橘洲,山如屏嶂水清流"描绘了岳麓山的美景:高耸的山峰与橘子洲隔江相望,山势如同展开的屏风,湘江水流清澈。短短14个字就勾勒出一幅山水相依的立体画卷。
后两句"谁能向此孤寻胜,案牒装怀不自由"道出了作者的无奈:谁不想去这样美丽的地方独自寻幽访胜呢?但怀里塞满了公文案卷,实在身不由己啊。这里用"装怀"这个动作感很强的词,把公务繁重的压迫感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通过美景与现实的强烈对比,把古代文人士大夫"身在官场,心向山林"的矛盾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我们现代人读到这首诗,也很容易产生共鸣——谁没有过被工作绊住脚步,错过美好事物的经历呢?
赵抃
赵抃(biàn)(1008年—1084年), 字阅道,号知非,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人。北宋名臣。元丰七年(1084年),赵抃逝世,年七十七,追赠太子少师,谥号“清献”。赵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长厚清修,日所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著有《赵清献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