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十八首

暗撒骊珠成瓦砾,閒倾鸩毒是醍醐。
冤将恩报灭胡种,举眼无亲真丈夫。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对比强烈的意象,探讨了是非善恶的辩证关系,传递出一种超越世俗眼光的智慧。

第一句“暗撒骊珠成瓦砾”:骊珠是珍贵的宝珠,瓦砾是破烂的砖瓦。意思是有人暗中把珍宝当成垃圾扔掉,暗指世人常常把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当作无用之物。

第二句“閒倾鸩毒是醍醐”:鸩毒是致命的毒药,醍醐是佛教中比喻最高智慧的甘露。这句话说,有人漫不经心地把毒药当作甘露喝下,暗指世人常常把有害的东西误认为真理或智慧。

第三句“冤将恩报灭胡种”:用“以德报怨”的方式对待敌人(胡种代指外敌或对立者),反而可能消灭对方。这里强调一种看似矛盾却有效的处世策略——用宽容或恩惠化解仇恨,反而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四句“举眼无亲真丈夫”:放眼望去,没有可依赖的亲人或盟友,却能独立面对一切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这句话赞美了精神独立、不依附外物的品格。

核心思想
1. 价值判断是相对的——你认为的珍宝可能是别人的垃圾,你认为的真理可能是毒药。
2. 智慧往往反常识——以德报怨可能比以牙还牙更有效。
3. 真正的强大在于精神独立——不依赖外物或他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大丈夫”。

全诗用极端对比的手法,打破常规思维,引导读者思考表象背后的深层逻辑,传递出一种豁达而犀利的处世哲学。

释师体

释师体(一一○八~一一七九),号或庵,俗姓罗,黄岩(今属浙江)人。年十五师妙智院守威,弱冠为沙弥,初参此庵元于天台护国,后为虎邱瞎堂慧远禅师首座。历住吴之报觉,润之焦山。孝宗淳熙六年卒,年七十二。为南岳下十六世,护国此庵景元禅师法嗣。有《语录》一卷传世。《嘉泰普灯录》卷二○、《五灯会元》卷二○、《补续高僧传》卷一一有传。释师体诗,据《续古尊宿语录》所收《或庵体禅师语》及他书所录,编为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