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蒲竹山避雨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
开头两句写山中环境:白天关着门,青苔爬满衣服,说明这里人迹罕至,生活简朴。"浮云蔽日"暗示世道昏暗,让人感到年华老去;"宿雨连天"则烘托出漂泊在外的孤独。
中间四句是诗人的自嘲:说自己懒散惯了,受不了耕种的辛苦;但又觉得整天浇菜园子也不是真超脱。这种矛盾心理很真实,说明他既想逃离世俗,又放不下对生活的牵挂。
最后两句最有趣:诗人向师父讨要三根竹篾,想做个简单行装就住进青山。这个细节特别生动,把隐居的决心写得既认真又随性,让人感受到他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全诗语言朴实,像在唠家常,但把现代人常有的"想逃离996"又"舍不得外卖"的矛盾心理,用600年前的诗句精准表达出来了。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个说走就走的洒脱劲儿,虽然带着点自我调侃,但那份对简单生活的向往特别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