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子母猿)

山人去后知何处,风月清虚。来往无拘。戏引儿孙乐有余。
悬崖挂树如相语,常守枯株。久与人疏。闲了当年一卷书。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了一只母猿带着小猿在山中自由生活的场景,暗含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上片(前四句)描绘了猿猴们无拘无束的生活:
- 山中隐士离开后,这里成了猿猴的乐园
- 它们在清风明月下自由来去
- 母猿带着小猿嬉戏玩耍,充满天伦之乐

下片(后四句)通过猿猴的视角反观人类:
- 挂在悬崖树上的猿猴像是在自言自语
- 它们常年守着枯树,远离尘嚣
- 这种与世隔绝的生活,让人类那些书本知识都显得多余了

全词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猿猴的自由反衬人类的束缚
2. "闲了当年一卷书"这句特别有意思,暗示远离功名利禄后,才发现书本知识不如自然真趣
3. 通过动物视角观察人类,角度新颖独特

本质上是在说:最原始自然的生活方式,往往比人类刻意追求的功名利禄更有价值。就像这对猿猴母子,虽然住在悬崖枯树上,却比捧着书本追求功名的人活得更加自在快乐。

张炎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