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 坐栖琼楼

正当楼酒醒又黄昏,此间尽消磨。
便殷勤坐对,眉犹胜月,目更凝波。
难得重来把手,忍听旧笙歌。
相与论憔悴,夜已如何?
暗记三更低转,算隔帘人定,愁思无那。
怅江头梦远,搔首望云过。
定中秋、团圞容易,又一年、何事盼星河?
天涯遍,更谁无寐,念我蹉跎。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孤独的人在黄昏酒醒时分的愁绪,充满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往事的怀念。

上阕(前八句)描绘了一个人在黄昏醒来,面对空荡荡的楼阁,感到时光虚度。酒醒后的清醒让他更加意识到寂寞。"眉胜月,目凝波"可能指他思念的人,或者曾经的欢乐,如今只能独自回忆。旧日的笙歌还在耳边,却更添伤感。他和自己对话,"夜已如何"——长夜漫漫,该如何熬过?

下阕(后十句)写夜深人静,愁思更深。"江头梦远"暗示思念的人或事已经遥不可及,只能望云兴叹。"定中秋、团圞容易"是反语——中秋本该团圆,可对他而言却依然孤独。一年又过去了,期盼的相聚依然没有实现。最后一句最为沉痛:天涯之大,有谁和我一样睡不着,想起自己虚度的年华?

核心情感: 1. 孤独——酒醒独坐,无人相伴。 2. 时间焦虑——"又一年"体现岁月流逝的无奈。 3. 思念——无论是具体的人,还是过去的快乐,都已遥不可及。

艺术手法: - 以景衬情:黄昏、夜月、云影等意象烘托寂寞。 - 自我对话:"夜已如何"是内心独白,增强了真实感。 - 今昔对比:曾经的笙歌与如今的憔悴形成反差。

现代共鸣点: 即使今天,许多人也会有类似体验——某个瞬间突然感到孤独,想起未实现的愿望或错过的人,觉得时间无情,自己却无力改变。这首词把这种情绪写得细腻动人,容易引发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