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至湖口作
谁向风前吹竹箫,箫声呜咽还飘摇。我从南武过湖口,肖我离思为写描。
晚来湖畔行人少,惟有湖边双白鸟。箫声渐远风篁来,篁杂水声鸣未了。
湖边隐者谁家宅,门对澄湖映寒碧。水竹之间客卜居,征人愿此开荆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旅人乘船经过湖口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声音和景物的交织,传达出孤独与思乡的情绪。
开头用箫声引出氛围,像是有人在风中吹奏忧伤的曲调,声音飘忽不定,正好呼应了旅人漂泊不定的心情。箫声的呜咽,暗示着内心的愁苦。
接着写实景:傍晚湖边人烟稀少,只有一对白鸟相伴。这画面既安静又孤独,白鸟成双更反衬出旅人的形单影只。随后箫声渐渐消失,风吹竹林的声音夹杂着水声传来,这种自然声响的转换,让忧愁的情绪延续下去。
后半段出现湖边隐士的住宅,环境清幽(门对清澈寒冷的湖水),但旅人只是过客,他羡慕隐士能在此定居,而自己却不得不继续漂泊。"开荆栅"的愿望,流露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全诗通过声音(箫、风、水)与景物(湖、鸟、竹、宅)的层层烘托,把旅途中的孤寂、对家乡的思念,以及渴望安定却不得不前行的矛盾心理,表达得含蓄而深刻。最打动人心的,是那种"别人有家可归,而我只能路过"的淡淡怅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