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田间先生山居相留信宿出示藏山集再赋二诗博和 其一

层峦俯瞰万松梢,中有高人旧结茅。
自入鹿门诗一变,竟驯龙性易初爻。
云盘远势鸦翻阵,花作新泥燕补巢。
未免累翁鸡黍约,往还原不拒贫交。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中的生活,充满了自然之美和人情之味。

前两句写景:站在高山上看下去,松树梢头层层叠叠,其中住着一位清高的隐士,他的茅屋就建在这里。"高人"既指住得高,也暗指品德高尚。

中间四句讲隐士的生活:自从他隐居山林后,诗风变得清新自然("鹿门"指东汉隐士庞德公住的地方);他的性格也像被驯服的龙一样变得温和("易初爻"借用《易经》表示性格转变)。抬头看,云朵像乌鸦列阵般翻滚;低头看,落花变成春泥,燕子忙着修补巢穴。这些自然景象暗示隐士与自然和谐相处。

最后两句写人情:虽然自己常来打扰("鸡黍约"指杀鸡做饭招待客人的约定),但这位隐士从不拒绝穷朋友的往来。这里既表现了隐士的好客,也展现了真挚的友谊。

全诗通过山林景色、隐士生活和朋友交往,赞美了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以及不嫌贫爱富的真挚情谊。语言清新自然,就像画一样把山居生活展现在我们面前。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