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秋天感受到的孤独与衰老,语言简单却情感深沉。
开头两句写秋风起、草变黄,用"凉风"和"初黄"点明季节转换,营造出萧瑟氛围。接着诗人说自己病弱的身体比常人更早感知寒冷,忧愁的心绪让夜晚显得格外漫长——这里用身体对温度敏感、失眠这两个具体感受,生动表现了内心的孤寂。
"孤城"两句继续深化孤独感:长年困在孤城里,寒露打湿衣衫。这里"淹岁月"和"迫衣裳"用得很妙,既写出时间流逝的无奈,又通过衣服被打湿这个细节,让读者能切身感受到秋夜的寒凉。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头发都快掉光了,这个年纪更应该隐居起来。用"黑发浑无几"这个自嘲式的幽默,把衰老的无奈表达得既真实又带着几分豁达。"退藏"不是消极逃避,而是一种与年龄和解的智慧。
全诗就像一幅秋夜独坐图,没有华丽辞藻,但每个字都透着过来人的真切体会。诗人把每个人都可能经历的"怕冷""失眠""掉头发"这些日常小事,写得既亲切又深刻,让普通读者也能在字里行间看到自己的影子。
善住
元僧。字无住,号云屋。尝居吴郡报恩寺。往来吴淞江上,与仇远、白挺、虞集、宋无诸人相倡和。工诗。为元代诗僧之冠。有《谷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