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山水
山家住在云深处,眼见云来复云去。
朝随爽气入空山,夕变浮岚挂高树。
蒙茸草色迷东西,石路崎岖高复低。
槿花成篱竹为障,中两幽人屹相向。
芒鞋铁杖乌角巾,白头双鬓何缤纷。
来时似带林霏湿,坐久不知山日曛。
门前落叶仍多扫,故人相期苦不早。
杳霭疑无远寺钟,喔哑忽有中流棹。
危桥雨过苔应滑,后圃花残人未老。
若耶云门未可登,天姥匡庐梦空到。
乾坤浩荡真无极,诗话一灯青未了。
绝胜王郎兴尽时,扁舟载雪山阴道。
朝随爽气入空山,夕变浮岚挂高树。
蒙茸草色迷东西,石路崎岖高复低。
槿花成篱竹为障,中两幽人屹相向。
芒鞋铁杖乌角巾,白头双鬓何缤纷。
来时似带林霏湿,坐久不知山日曛。
门前落叶仍多扫,故人相期苦不早。
杳霭疑无远寺钟,喔哑忽有中流棹。
危桥雨过苔应滑,后圃花残人未老。
若耶云门未可登,天姥匡庐梦空到。
乾坤浩荡真无极,诗话一灯青未了。
绝胜王郎兴尽时,扁舟载雪山阴道。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居山林的闲适画卷,通过生动的自然细节和人物互动,传递出超脱世俗的意境。
开篇用"云来云去"的动态画面,勾勒出山居生活的飘逸感。住在云雾缭绕的深山里,早晨带着清爽山气漫步,傍晚看雾气缠绕树梢,这种昼夜交替的云霞变化,展现了山景的灵动之美。
中间部分像电影镜头般推进:先是特写草丛掩映的蜿蜒石路,竹篱笆围着的木槿花墙,两个白发老人拄着铁杖、穿着草鞋相对而坐。他们沉浸在深谈中,连天色渐晚都未察觉,门前落叶堆积也忘了打扫。突然远处传来隐约钟声和船桨声,打破山林的寂静。
雨后的小桥长满青苔容易打滑,后院的花谢了但人依然精神。诗人提到著名的若耶溪、云门寺等景点,却说这些地方不如眼前的山景值得停留。最后以"扁舟载雪"的经典意象作结,把整幅山水画卷定格在空灵的画面里。
全诗妙在将隐居生活写得充满烟火气:老人聊天忘了时间、雨后苔滑要小心走路、该扫的落叶没扫...这些生活细节让飘渺的山水有了人情味。诗人用"诗话一灯青未了"点题:在浩瀚天地间,一盏青灯下未完的诗话,就是最珍贵的人生片刻。
李东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