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中序第一 春晚旅寓
园林罢组织。
树树东风翠云滴。
草满旧家行迹。
时听得声声,晓莺如觅。
愁红半湿。
煞憔悴、墙根堪惜。
可念我、飘零如此,一地送岑寂。
龟石。
当年第一。
也似老、人间风日。
馀葩选甚颜色。
羞撚江南,断肠词笔。
留春浑未得。
翻些入、啼鹃夜泣。
清江晚,绿杨归思,隔岸数峰出。
树树东风翠云滴。
草满旧家行迹。
时听得声声,晓莺如觅。
愁红半湿。
煞憔悴、墙根堪惜。
可念我、飘零如此,一地送岑寂。
龟石。
当年第一。
也似老、人间风日。
馀葩选甚颜色。
羞撚江南,断肠词笔。
留春浑未得。
翻些入、啼鹃夜泣。
清江晚,绿杨归思,隔岸数峰出。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春天傍晚时分,一个漂泊在外的旅人借宿时的所见所感。
上片从园林景色写起:树木在春风中摇曳,绿叶上还挂着雨滴("翠云滴"),草地上留着往日的足迹。这时不时能听到清晨黄莺的啼叫,好像在寻找什么。被雨水打湿的落花("愁红半湿")憔悴地躺在墙角,显得格外可怜。这些景象让漂泊的作者感到更加孤独寂寞。
下片由景及情:作者想起当年最爱的龟形石头("龟石"),如今也像老人一样饱经风霜。想写首词排解愁绪,却羞于用江南那些令人断肠的词句。想要留住春天却留不住,只能听着杜鹃在夜里悲啼。最后望向江边,看到绿杨、远山,更勾起了思乡之情。
全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把漂泊者的孤独、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思乡之情,都融入到了春天的暮色之中。特别是用"愁红半湿"形容落花,用"啼鹃夜泣"形容杜鹃叫声,都非常生动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