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永济寺阁寺是中山王旧园

中山王亦起临濠,万马中原返节旄。
坊第大功酬上将,江天小阁坐人豪。
绮罗昔有岩花见,钟磬今流石殿高。
凭槛碧云飞鸟外,夕阳天压广陵涛。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永济寺阁的所见所感,通过今昔对比展现历史沧桑感。

前四句写历史背景:中山王徐达(明朝开国功臣)当年跟随朱元璋从临濠起兵,率领千军万马建功立业。如今他的旧园改建为佛寺,人们仍能在江边小阁中感受当年豪杰的气概。

中间四句进行今昔对比:过去这里曾是王侯的奢华园林,山岩间可见身着华服的人;如今变成了佛寺,钟磬声在石殿高处回荡。通过"绮罗"变"钟磬"的意象转换,生动展现了从王侯宅邸到佛教圣地的变迁。

最后两句是登高远眺的壮阔画面:作者凭栏远望,看到碧空飞鸟、夕阳西下,广陵(扬州)的江涛与天际相连。用"天压广陵涛"的夸张手法,将空间感延伸到无限远,在壮丽景色中暗含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全诗通过空间(从近处楼阁到远方江天)和时间(从明朝初年到当下)的双重展开,在写景中自然融入怀古之情,展现了对功名富贵终归虚幻的感悟。语言既有历史厚重感又不失清新自然,最后以开阔的江天景象作结,余韵悠长。

姚鼐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