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静观书

看书如看山,其境日日殊。
随境不会心,多闻不如无。
况乎辨治乱,因以别贤愚。
岂徒誇英华,言行须同符。
念予志学时,所慕君子儒。
诗亦尊李杜,文亦宗韩苏。
要归践履实,圣贤非我诬。
即今持治柄,岂不慕唐虞。
措行始知艰,虑为空言徒。
裁诗铭座右,庶几日警吾。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读书和做人的道理,用看山比喻读书,非常生动。

开头说读书就像看山,每天感受都不一样。如果只是随便读读不用心体会,读再多书也没用。读书是为了明白治国安邦的道理,分辨贤人和愚人,不是为了炫耀学问,关键要言行一致。

诗人回忆自己年轻时立志学习,向往成为有德行的读书人。他推崇李白、杜甫的诗,韩愈、苏轼的文章,但更看重实际行动,认为圣贤之道不是空谈。

现在诗人身居要职,虽然向往尧舜那样的太平盛世,但真正做事才知道有多难,担心自己成为光说不做的人。所以写了这首诗放在座位右边,时刻提醒自己。

全诗核心思想:
1. 读书要用心体会,不能死记硬背
2. 学习圣贤之道重在实践,不能说一套做一套
3. 治国理政比想象中困难,要时刻警醒自己

诗人用平实的语言,把读书、做人、为官的道理讲得很透彻。特别是"看书如看山"这个比喻,把读书要常读常新的道理说得特别形象。最后"裁诗铭座右"的做法,显示出他严于律己的态度,很有教育意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