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被贬到雷阳(今广东雷州)途中的所见所感。
前两句"旧说雷阳道,今过电白西"交代行程:以前只是听说雷阳这条路,如今真的走到了电白以西。这里透露出一种身不由己的无奈感。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展现岭南的恶劣环境:"万山岚气合"写群山被雾气笼罩,"一锡瘴烟迷"说连和尚的锡杖都被瘴气遮住看不清。后两句"末路随蓬累,残生信马蹄"更是直白:人生走到末路就像随风飘荡的蓬草,余生只能听任马儿带着走。这些描写都透露出被贬的凄凉心境。
最后两句"那堪深树里,处处鹧鸪啼"最妙。鹧鸪啼声在古代诗词中常象征"行不得也",作者说"哪受得了"树林里到处都是鹧鸪叫,其实是在说:这一路走来,连鸟儿都在劝我别去,可我又能怎么办呢?把被贬的苦闷表达得既含蓄又深刻。
全诗没有直接说"我好惨",但通过环境描写和细节刻画,让读者真切感受到一个被贬官员的辛酸。特别是用鹧鸪啼叫这个意象,既符合岭南风物特色,又巧妙传达了内心痛苦,堪称神来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