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赤松云𩕢旧隐

家住青青不尽山,石屏茅屋碧松关。
锄云短钁孤峰顶,钓月轻舟一水间。
野鹿衔花常款曲,山猿分果惯盘环。
无端轻作红尘梦,身老乾坤未得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中的生活,表达了他对红尘俗世的疏离和对自然生活的眷恋。

诗的前两句勾勒出隐士的居住环境:家住在望不到尽头的青山中,石头屏风般的山崖旁有间茅草屋,碧绿的松树像门一样守护着这片天地。这里用"青青"、"碧"等颜色词,营造出清新自然的氛围。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隐士的日常生活:在云雾缭绕的山顶锄地耕作,在月光下的溪流中泛舟垂钓。野鹿会亲近地衔来花朵,山猴习惯性地与他分享野果。这些画面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动物们把隐士当作朋友,暗示他完全融入了这片山林。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不知为何突然做了个关于红尘俗世的梦,等回过神来,发现自己已经年老,却再也回不去那个喧嚣的世界了。这里的"无端"二字很妙,说明这种对尘世的念想是突然且莫名的,而"身老乾坤未得还"则透露出淡淡的遗憾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比山中生活的宁静美好与红尘梦的虚幻短暂,突出了隐士对自然生活的真挚热爱。即便偶尔会想起俗世,但终究还是选择留在山林,这种矛盾心理让诗歌更有层次感。诗中"锄云"、"钓月"等用词新颖生动,把普通的农事活动写得充满诗意,展现了隐士生活的雅致情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