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二首 其一
云破月穿牖,夜严风号隙。
客子寝不安,寒灯照空壁。
默然不平事,起坐长太息。
书但记姓名,剑本匹夫敌。
追奔慕前哲,恢张济时策。
何意造物儿,重此稻粱役。
兴酣气益振,孤愤远飘激。
非无南山云,高卧养虚寂。
茹芝酌悬流,啸吟展胸臆。
圣达岂不念,且有不暖席。
此抱谁与知,乾坤夜寥阒。
客子寝不安,寒灯照空壁。
默然不平事,起坐长太息。
书但记姓名,剑本匹夫敌。
追奔慕前哲,恢张济时策。
何意造物儿,重此稻粱役。
兴酣气益振,孤愤远飘激。
非无南山云,高卧养虚寂。
茹芝酌悬流,啸吟展胸臆。
圣达岂不念,且有不暖席。
此抱谁与知,乾坤夜寥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冬夜里,诗人辗转难眠、内心愤懑的场景。
开头四句像电影镜头:乌云裂开,月光斜照进窗户;北风呼啸着从门缝钻进来。漂泊在外的诗人睡不着觉,只能看着孤灯把空荡荡的墙壁照亮。这里用"云破月穿"的动态描写和"寒灯空壁"的静态画面形成对比,突出诗人的孤独感。
中间八句是诗人的内心独白。他躺着想起世间不平事,忍不住坐起来长叹:读书只能用来记记名字,练剑也不过是匹夫之勇。虽然向往古代英雄的作为,想施展救国济世的抱负,但现实却是为温饱奔波劳碌。这里"书但记姓名"和"剑本匹夫敌"用了自嘲的口吻,表达怀才不遇的苦闷。
最后八句情绪更加激烈。诗人说虽然可以像隐士一样归隐南山,过着采灵芝、饮山泉的逍遥生活,但想到古圣先贤都忙得坐不暖席,自己这番忧国忧民的心事,在这寂静的冬夜里又能向谁诉说呢?结尾"乾坤夜寥阒"五个字,把个人孤独感放大到整个苍茫夜空,余韵悠长。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深夜emo"的真实感:寒冷的夜晚、孤独的处境、壮志难酬的苦闷,这些情绪通过"风号隙""寒灯照壁""长太息"等具体画面自然流露。诗人没有直接说"我很痛苦",但每个意象都在传递这种情绪,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古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