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为弟弟生日写的贺诗,用温暖家常的比喻传递手足情深。全诗就像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生日贺卡,分四个层次展开:
1. 自然时令的祝福(前两句)
用"春蚕吐丝做成新夏衣""柳叶还带着春天的嫩绿"这样清新的画面,既点明生日在春夏之交,又暗喻弟弟正值青春年华。把季节变化写得像衣裳更换般亲切。
2. 成长蜕变的期许(三四句)
用"竹笋冒尖""梅子调味"两个厨房常见的意象,说弟弟像刚破土的竹笋充满朝气,将来必能像调味高手般成为栋梁之才。把人生成长比作食材成熟的过程,特别接地气。
3. 前程似锦的展望(五六句)
想象弟弟未来如大雁高飞、蛟龙腾达,用"秋雁排字""龙旗映砚台"这样大气又不失雅致的画面,表达对弟弟科举成名、辅佐君王的期待。
4. 家族荣耀的共勉(结尾)
最后回归家庭主题,用"六枝桂花围着一棵椿树"的温馨画面,既祝福弟弟科举高中(桂象征及第),又强调兄弟要共同光耀门楣(椿树代表父亲)。把个人成就与家族荣耀自然融合。
全诗妙在将科举仕途这样的大事,用做饭、种树等生活小事来比喻,既有书香门第的雅致,又不失农家日常的朴实。就像一位兄长拍着弟弟肩膀说:你正像夏天的嫩竹一样成长,咱们兄弟齐心,定能让家门兴旺。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