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题杨崙西花笑楼填词图

记蘋边话雨,和新词、分擘小银笺。
恰兰膏、半剪乌丝,减字调仿金荃。
比似黄河争唱,按拍付婵娟。
一夕红楼上,花笑当筵。
底事倦游词客,甚江湖载酒,閒却年年。
忆坠欢如梦,心住白鸥边。
羡刘樊、双声度曲,傍玉台、写韵倚香肩。
争知我、抱囊琴,望悽绝无弦。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词人回忆往昔创作时光,又感慨当下孤独的心境,情感细腻动人。

上片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记得曾在蘋草边与友人听雨谈诗,一起创作新词,把写好的词句分写在精致的小笺纸上。那时点着兰香灯烛,在乌丝栏纸上精心修改词句,模仿《金荃集》的格调来填词。这些词作像黄河边的民歌一样被人传唱,还教给歌女们按节拍演唱。最难忘的是在红楼宴会上,满堂鲜花仿佛都在欢笑助兴。

下片转向现实的孤寂:如今漂泊在外的词人,虽然带着酒壶行走江湖,却已多年没有这样的雅兴。回忆往日的欢乐像梦一样消散,心只能寄托在自由的白鸥身边。羡慕刘纲、樊夫人那样的神仙眷侣,可以并肩在玉台前谱曲填词,依偎着香肩吟咏。可谁能懂我呢?我只能抱着没有琴弦的空琴,望着远方,心中充满无人理解的凄凉。

全词通过"昔欢今悲"的对比,用"花笑"的热闹反衬"无弦琴"的孤寂,展现了文人创作时的激情与孤独时的落寞,情感真挚动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