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常州崔使君咏后庭梅二首

闻唱梅花落,江南春意深。更传千里外,来入越人吟。
弱干红妆倚,繁香翠羽寻。庭中自公日,歌舞向芳阴。
梅院重门掩,遥遥歌吹边。庭深人不见,春至曲能传。
花落弹棋处,香来荐枕前。使君停五马,行乐此中偏。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春日的梅花图景,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梅花的美丽与魅力。

第一首诗中,诗人听到《梅花落》的曲调,感受到江南浓浓的春意。这曲调传到了千里之外,引发了越地人的吟咏。梅花枝干柔弱,花朵红艳,香气浓郁,吸引翠鸟前来。庭院中,人们在阳光下歌舞,享受春天的美好。这里梅花不仅是自然景物,更成为人们欢乐的象征。

第二首诗则更注重庭院的幽静氛围。重重院门紧闭,远处传来歌声。庭院深深,看不到人,但春天的曲调却能传来。梅花飘落在下棋的地方,香气飘到枕边。使君停下马车,在这里尽情享乐。诗人通过"不见人但闻声"的写法,营造出一种含蓄的美感。

两首诗都突出了梅花的多重魅力:视觉上红艳动人,嗅觉上香气袭人,听觉上与音乐交融。更妙的是,诗人将梅花与人的活动结合——歌舞、下棋、休息,使梅花不仅是观赏对象,更是生活的一部分。这种写法让梅花的美更加立体生动,也让读者感受到江南春日特有的闲适与雅致。

孙逖

孙逖(696~761) 唐朝大臣、史学家,今东昌府区沙镇人。自幼能文,才思敏捷。曾任刑部侍郎、太子左庶子、少詹事等职。有作品《宿云门寺阁》《赠尚书右仆射》《晦日湖塘》等传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