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知复宰建德
筮仕一何早,字民一何迟。
历历三十年,中间多险巇。
宦途祇平进,分寸穷攀跻。
最后官胄监,一蹴黄金闺。
低徊能自爱,风鹢甘退飞。
宁为红莲幕,往寻武陵溪。
亲党多劝止,君去独不疑。
治家有贤媛,应门委佳儿。
安居舍大厦,列屋间歌姬。
风霜登客路,单车如鸡栖。
勇决有如此,端是英雄姿。
有志事竟成,不后一年期。
明诏趣鹓班,壮县催瓜时。
赢得为君子,否泰相因依。
古郡足萧洒,年来困征追。
守宰俱贤明,斯民其庶几。
杭苇欲走别,有足如絷维。
举酒向西望,离愁渺天涯。
惟君才素高,邑若不足为。
谓难易将至,谓易后难支。
老我百念冷,安能效良规。
犹记簿领初,过庭闻旧诗。
惟畏为过寡,惟勤无功亏。
遗训俨如在,终身当诵之。
历历三十年,中间多险巇。
宦途祇平进,分寸穷攀跻。
最后官胄监,一蹴黄金闺。
低徊能自爱,风鹢甘退飞。
宁为红莲幕,往寻武陵溪。
亲党多劝止,君去独不疑。
治家有贤媛,应门委佳儿。
安居舍大厦,列屋间歌姬。
风霜登客路,单车如鸡栖。
勇决有如此,端是英雄姿。
有志事竟成,不后一年期。
明诏趣鹓班,壮县催瓜时。
赢得为君子,否泰相因依。
古郡足萧洒,年来困征追。
守宰俱贤明,斯民其庶几。
杭苇欲走别,有足如絷维。
举酒向西望,离愁渺天涯。
惟君才素高,邑若不足为。
谓难易将至,谓易后难支。
老我百念冷,安能效良规。
犹记簿领初,过庭闻旧诗。
惟畏为过寡,惟勤无功亏。
遗训俨如在,终身当诵之。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王知复的人,从年轻做官到中年调任建德县长的故事。全诗用平实的语言展现了普通官员的仕途起伏和人生选择,充满现实感和人情味。
开篇用对比手法说王知复"做官很早,但真正能为民做主却很晚",三十年的官场生涯充满坎坷。他按部就班地升迁,最后在国子监(古代最高学府)当了个闲职。这里用"一蹴黄金闺"的比喻,说这个职位看似高贵却像深闺小姐一样不实用。
中间部分最动人:王知复主动放弃京城舒适生活(有豪宅、歌姬),像退飞的水鸟一样自愿去小县城。别人都劝他别去,但他带着家人毅然上路,坐着简陋的马车出发。诗人称赞这是"英雄姿态",用"单车如鸡栖"这样接地气的比喻,展现他轻装简从的决心。
后段写王知复到任后的期待。诗人提醒他:小县城看似简单其实难治,要记住"多做事别怕错,勤政就不会有过失"的为官准则。最后特别提到王知复父亲留下的教诲,说这些训诫要终身牢记,显得格外真挚。
全诗亮点在于:
1. 打破对官员的刻板印象,展现有血有肉的基层干部形象
2. "宁要小县实权,不要京城虚职"的选择,在今天仍有启示
3. 用"鸡栖般的马车"等生活化比喻,让古代官场故事变得亲切
4. 最后强调的"多做事少犯错",是放之古今皆准的为官之道
这就像现代人放弃大城市高管职位,主动去偏远地区当县长,诗中那种理想主义与务实精神并重的气质,特别能引发当代人的共鸣。
楼钥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