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名为碧治寺的幽静山寺,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传递出诗人对山水之乐的沉醉。
前两句"松竹森森匝四围,一回来此一忘归"直接点明环境:茂密的松竹环绕四周,每次来到这里都会让人忘记回家。这种环境描写立即营造出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氛围。
中间四句通过具体画面展现山寺的昼夜之美:"猿攀东岭啼寒月"是夜晚场景,猿猴在月光下的山岭上攀爬啼叫;"僧指西峰笑落晖"则是黄昏画面,僧人笑着指向夕阳下的山峰。这两个画面一动一静,一兽一人,形成巧妙对比。"山色云含牵客思"说飘着云的山色勾起游人思绪,"池光风动射人衣"写微风吹动池水,波光映照在人衣上。这些细节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两句"乐山乐水皆仁智,岂倦驱驰到翠微"是诗人的感悟:喜爱山水的人都有仁智之心,怎么会厌倦奔波来到这青山之中呢?这里化用"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典故,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
全诗用平实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有声有色的山寺画卷,通过猿啼、僧笑、云山、池光等意象,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美好,以及诗人对此的由衷喜爱。诗中动静结合,情景交融,最后点明主旨,层次分明又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