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椿藏主

一夏工夫打不彻,百千亿劫不消磨。
金乌玉兔长相逐,雁荡峰头见也么。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就是在说修行悟道的过程和顿悟的瞬间。

前两句"一夏工夫打不彻,百千亿劫不消磨"是说:修行就像打铁一样,一个夏天都打不透(形容修行艰难);但一旦悟道,就能超越亿万年的轮回(形容顿悟的永恒价值)。这里用打铁比喻修行,用"百千亿劫"夸张地表现时间之长,形成强烈对比。

后两句"金乌玉兔长相逐,雁荡峰头见也么"更有意思:太阳(金乌)和月亮(玉兔)永远在追逐(比喻时间流逝),但在雁荡山顶突然就明白了("见也么"就是"明白了吗"的感叹)。这里用日月交替的自然现象,反衬出顿悟的突然性。

全诗的精妙在于: 1. 用日常事物比喻深奥的禅理(打铁比修行,日月比时间) 2. 通过强烈对比(短期修行vs永恒顿悟)突出主题 3. 最后用口语化的"见也么"让深奥的禅意瞬间接地气 4. 画面感极强,从打铁铺到日月星辰再到高山,场景层层递进

简单说就是:修行虽苦,但某天站在高处看日月轮转时,突然就开窍了——这种顿悟的喜悦,就是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释如珙

释如珙(一二二二~一二八九),字子璞,号横川,俗姓林,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年十五从季父释正则祝发。预戒于本州广慈院。出学于外,初从石田薰于灵隐,继留从痴绝冲。又往太白投天目礼。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为临安府净慈寺首座,继领瑞安府雁荡山灵岩寺。八年,移住雁荡山能仁寺。元世祖至元二十年(一二八三),移住明州阿育王山广利寺。二十六年卒。有本光编《横川如珙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名误为行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