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华司勋汝和
瑚琏之器华司勋,十年远别长思君。
留都典籍国与立,目睹成宪恢前闻。
司勋家世故有文,台阁省寺联清芬。
民曹两考两书最,馀兴却忆江东云。
自公退食弦南薰,秦淮坐对波沄沄。
神仙中人在图画,回首世路徒纷纭。
胡为异境复此分,蓬莱有径瀛无濆。
我怀畴昔一洒泪,吟倚楚天终夕曛。
留都典籍国与立,目睹成宪恢前闻。
司勋家世故有文,台阁省寺联清芬。
民曹两考两书最,馀兴却忆江东云。
自公退食弦南薰,秦淮坐对波沄沄。
神仙中人在图画,回首世路徒纷纭。
胡为异境复此分,蓬莱有径瀛无濆。
我怀畴昔一洒泪,吟倚楚天终夕曛。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已故友人华司勋的悼念之作,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对其品格的赞美。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开头四句写华司勋的才能和地位。把他比作珍贵的瑚琏礼器,说他在南京(留都)掌管典籍文献,对国家制度建设很有贡献。十年未见却一直思念,说明交情深厚。
2. 中间八句回忆华司勋的生平。说他出身书香门第,在多个重要部门任职都政绩突出("两考两书最")。闲暇时喜欢在秦淮河边欣赏风景,像画中的神仙一样超脱,看淡官场纷争。这里用"南薰"(和风)和"沄沄"(水波)营造出宁静的画面。
3. 最后四句抒发哀思。感叹生死相隔("蓬莱有径瀛无濆"指仙境可至但逝者难寻),只能对着楚地的夕阳含泪吟诗。结尾的"夕曛"(落日余晖)暗示生命已到尽头,但思念长存。
全诗特点是:
- 用具体事例(管理典籍、政绩考核)代替空泛赞美
- 通过"秦淮观景"的生活细节展现逝者淡泊的性情
- 感情真挚,从思念到回忆再到哀悼,层层递进
- 善用比喻(瑚琏、神仙)和意象(水波、夕阳)抒情
这种写法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敬重,又展现了知己间的深厚情谊,比单纯歌功颂德的悼亡诗更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