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哀悼南宋忠臣谢枋得(号叠山)的作品,歌颂他宁死不屈的气节。全诗用历史典故和自然意象,传递出对忠义精神的崇高敬意。
前两句"怀哉千古事,百炼不为柔"开门见山:谢叠山的事迹值得永远铭记,他像经过千锤百炼的钢铁一样刚强不屈。这里用"百炼"形容他经受住各种考验。
中间四句用三个历史典故作对比:
- "汉祖尤封齿"说刘邦厚待敌人(项羽部下季布),反衬谢叠山连敌人的封赏都不接受
- "殷臣不事周"用商朝遗民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典故,比喻谢叠山拒绝为元朝效力
- "宁随文相国,真匹李潭州"将谢叠山比作南宋殉国的文天祥和李芾,突出他们共同的忠烈品格
最后两句"浩荡江相接,东西万古愁"用长江的浩荡流水象征绵绵不绝的哀思,说谢叠山的事迹就像这江水一样,永远牵动着后人的心。
全诗通过历史对照和自然意象,把谢叠山的刚烈气节写得既具体又宏大,让读者感受到:真正的忠义精神能够超越时空,永远震撼人心。诗中既有对英雄的敬仰,也暗含着对南宋灭亡的深沉慨叹。
汤雷奋
汤雷奋,宋遗民。今录诗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