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一个隐士被迫出仕的无奈心境。
前两句"偶辞幽隐在临邛,行止坚贞比涧松"说:我偶然离开隐居生活来到临邛(四川地名),但我的品行依然像山涧边的青松一样坚贞不屈。这里用"涧松"比喻自己高洁的品格,暗示虽然身处官场,但内心依然保持隐士的本色。
后两句"何事政清如水镜,绊他野鹤在深笼"是诗眼:为什么非要让我这个政治清明的官员(水镜比喻为官清廉),像困住野鹤一样束缚在官场牢笼里?"野鹤"象征自由不羁的隐士,"深笼"比喻令人窒息的官场环境,形成强烈对比。
全诗通过"涧松"和"野鹤"两个意象,生动展现了古代文人"身在官场,心向山林"的矛盾心理。诗人表面上在夸赞自己为官清廉,实则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代文人常用的"明褒实贬"的写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