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秋日里的闲适与感慨,语言简单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写诗人的创作状态:他苦思冥想却写不出满意的诗句,愁得鬓角都添了白发("添鬓丝"是夸张手法)。于是干脆放下笔,拄着竹杖出门看云卷云舒。"支筇杖"这个动作特别生动,让人仿佛看见一个文人慢悠悠散步的样子。
后两句转向写景:槐树的花都落光了,整片树林重新变得碧绿,这光景简直像回到了初夏时节。这里藏着巧妙的时间错位感——明明是秋天,却因树叶返绿产生了季节的错觉。"浑如"(简直像)这个词用得特别传神,把那种恍惚感写活了。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随性自然的生活态度。写不出诗就不硬写,出去走走反而发现了意外的美景。诗人用最普通的日常片段(看云、观树),传递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我们现代人遇到烦恼时,不妨学学这位古人——放下执念,或许转角就能遇见惊喜。
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