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上居人

跨涧作桥兼作屋,行人初到已泠然。
全家寝食淙琤上,韶頀声中过百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户人家在溪涧上搭建房屋的独特生活场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交融的诗意。

前两句写房子的构造:这家人直接把桥和房子建在溪流上,行人刚走到附近就能感受到清凉的水汽。"泠然"二字既形容水气的清凉,也暗示了居住环境的清幽脱俗。

后两句聚焦日常生活:全家人吃饭睡觉都在潺潺流水声中进行,在自然的天籁之音里度过百年岁月。"韶頀"原指古乐,这里把流水声比作天然音乐,说明他们已把寻常的水声听成了美妙的乐章。

全诗最妙的是把"桥"、"屋"、"人"、"水"完全融为一体。房子架在溪上,生活伴着水声,人与自然不是对抗关系,而是和谐共处。这种选择看似奇特,却体现了主人超然的生活智慧——与其费力改造自然,不如顺应自然,把生活过成诗。百年光阴在流水声中静静流淌,传递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命境界。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