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渡永嘉江夜入楠溪(癸卯)

落日下崦嵫,飞雨自崇墉。
驾言出北郭,汎舟横东江。
近岫既凌缅,遥岑亦濛笼。
葱青水竹交,乃有樵径通。
潜虬寒载蛰,海鸥夕来双。
顾望云叶开,张星昏已中。
荒冈响哀狖,枉渚遵轻鸿。
故乡日以远,川路靡克终。
寄言薜萝客,岁宴期来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黄昏时分乘船渡过永嘉江、进入楠溪的旅途所见所感。全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旅途中的孤寂与对故乡的思念。

开篇四句写出发时的场景:太阳落山,大雨倾盆,诗人驾车出城,乘船横渡东江。这里用"飞雨自崇墉"(大雨从高城上倾泻而下)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

接下来八句细致描写沿途风景:近处的山峦连绵,远山朦胧;翠绿的竹林间隐约可见樵夫的小路;潜伏的蛟龙开始冬眠,海鸥成双飞来;云层散开时,发现星辰已经升起。这些意象既展现了楠溪一带的独特风光,又暗示时间的流逝。

"荒冈响哀狖"四句转入更深的意境:荒凉的山冈传来猿猴哀鸣,弯曲的河岸有雁群飞过。随着旅程继续,故乡越来越远,前路似乎没有尽头。这里通过动物的声音和行动,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内心独白:他想告诉那些隐居山林的朋友,等到岁末时节希望能相聚。这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也透露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将外在的旅途风景与内在的情感变化完美结合。雨景、山色、动物、星辰等自然意象不仅是客观描写,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射。随着景物变换,诗人的情绪也从出发时的压抑,到途中的孤寂,最后升华为对团聚的期盼。这种借景抒情的写法,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诗人复杂的心绪变化。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