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铜柱

双立金茎岁月多,标云插汉自嵯峨。
即非承露擎仙掌,岂是分茅继伏波。
日暇盘桓聊寄兴,酒阑徙倚亦高歌。
昔人应为冯夷镇,永奠坤灵控大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对高耸入云的铜柱,赞颂它们历经岁月依然巍然矗立的雄姿,并借铜柱抒发了诗人豪迈的情怀。

前四句写铜柱的外观和历史:铜柱像两根金色的巨柱(金茎)已经矗立了很多年,高耸入云插入天际。诗人说它们虽然不是汉武帝求仙用的承露盘铜柱,也不是东汉马援平交趾立的纪功铜柱,但依然气势非凡。

后四句写诗人的感受:诗人闲暇时在铜柱旁徘徊,借景抒怀;酒后在铜柱旁徘徊高歌,豪情万丈。最后诗人展开想象,说古人立铜柱可能是为了镇守河伯(冯夷),永远安定大地(坤灵),守护大河。

全诗通过雄伟的铜柱意象,展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豪放的性情。诗人把普通的铜柱写得气魄宏大,既赞美了铜柱的壮观,也表达了自己不甘平庸、向往建功立业的抱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