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梅 其二

眼前禁得一枝横,不用千林缀玉英。
花谢花开浑不问,祇将佳处付诗情。

现代解析

这首小诗写得清新脱俗,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独特感悟。

前两句"眼前禁得一枝横,不用千林缀玉英"是说:眼前这一枝横斜的梅花就足够了,不需要千树万林的繁花来点缀。这里用"禁得"(足够)和"不用"形成对比,突出了诗人对简约之美的追求。"玉英"指洁白的梅花,用"缀"字让画面更生动。

后两句"花谢花开浑不问,祇将佳处付诗情"意思是:不在乎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只把梅花最美的一面融入诗中。"浑不问"(完全不在意)表现了超脱的态度,"付诗情"点明了创作动机。

全诗通过"一枝"与"千林"的对比,表达了"少即是多"的审美观。诗人不执着于梅花的盛衰,而是捕捉其神韵,用简练的笔触将瞬间的美转化为永恒的诗意。这种化繁为简、寄情于物的写法,正是中国传统文人画的意境在诗歌中的体现。

陈宓

(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