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哀悼一位名叫李康靖的官员(太傅是官职)。诗人通过几个生活细节,展现逝者生前的品格和人们对他的怀念。
前两句说李康靖懂得急流勇退("知止"指知道适可而止),早早辞官;退休后过着闲适生活,却依然慷慨大方("金屡挥"指经常花钱帮助他人)。接着笔锋一转:人们还记着他的教诲("绪言"),他的灵魂却突然离去。
五六句用送葬场景写哀思:远离京城的送葬队伍吹奏着哀乐("箫笳"),风中灵旗飘动。最后说百姓用行动纪念他——有人穿着他生前喜欢的黑色衣服("缁衣"),延续着他的精神遗产("馀庆")。
全诗最动人的是把哀思具象化:不直接说"多悲痛",而是用"箫笳远""旌旐飞"的画面让人感受到送葬的肃穆;不说"多受爱戴",而用百姓自发穿黑衣的细节体现民心。这种含蓄的表达,比直白的赞美更有力量。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