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浈阳峡
初辞中宿山,旋复度皋石。
地灵各护奇,川岳几开辟。
海势从西来,万里肆奔迫。
怒石制波涛,连空锁秋碧。
峭崖争欲坠,幽草缀寒壁。
丹梯不可寻,止望莓苔迹。
篙师习江湖,历险无阻阨。
缓棹青溟间,遐览纵所适。
飞仙去何年,微云天际白。
地灵各护奇,川岳几开辟。
海势从西来,万里肆奔迫。
怒石制波涛,连空锁秋碧。
峭崖争欲坠,幽草缀寒壁。
丹梯不可寻,止望莓苔迹。
篙师习江湖,历险无阻阨。
缓棹青溟间,遐览纵所适。
飞仙去何年,微云天际白。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穿越浈阳峡时的壮丽景色和内心感受,充满动感和画面感。
开头两句写行程变化:刚离开中宿山,转眼又经过皋石。用"初辞""旋复"两个词,生动表现出船行速度之快。
中间部分集中描写峡谷奇景:
- 用拟人手法写山川有灵性,守护着这片奇景
- 想象海水从西方奔涌而来,被岩石阻挡的壮观场面
- 陡峭山崖像要坠落,只有零星野草点缀在冰冷的岩壁上
- 想攀登却找不到路,只能看到青苔痕迹
接着写船夫技术高超,在险境中从容不迫。诗人得以悠闲地欣赏美景,任小船在青黑色水面上缓缓前行。
结尾突然转入遐想:飞仙已去多年,只留下天边几缕白云。这个转折给壮丽的自然景观增添了一丝怅惘,让整首诗在雄浑中透着空灵。
全诗就像一部山水纪录片:
1. 有快节奏的行程切换
2. 有震撼的自然特写(怒涛、峭壁)
3. 有生活化的船夫镜头
4. 最后定格在飘渺的云端
通过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写法,既展现了峡谷的险峻壮美,又流露出对仙境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