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入西林

风急晴皋落野禽,葛巾又复入西林。
白云难洗天涯恨,黄绮焉知避世心。
哀梵惊寒摇墓草,疏钟过午改庭阴。
多愁多向空王忏,烧尽名香寸寸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重返西林寺时的复杂心境,通过自然景物和内心感受的交织,表达出对世俗的厌倦和对解脱的渴望。

首联"风急晴皋落野禽,葛巾又复入西林"用急促的风、惊飞的野鸟,营造出动荡不安的氛围。"葛巾"(粗布头巾)暗示诗人朴素的生活状态,"又复"二字透露出这不是第一次来西林寺,为全诗奠定基调。

颔联"白云难洗天涯恨,黄绮焉知避世心"是情感的核心。诗人说连自由的白云都洗不去他漂泊在外的愁苦,而那些穿着华服(黄绮)的世俗之人,又怎能理解他想要逃离尘世的心情呢?这里用"白云"与"黄绮"形成鲜明对比。

颈联"哀梵惊寒摇墓草,疏钟过午改庭阴"通过听觉和视觉描写寺院的景象:悲凉的诵经声让墓地的野草都似乎在颤抖,稀疏的钟声里,庭院的光影随着时间慢慢移动。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孤寂清冷的氛围。

尾联"多愁多向空王忏,烧尽名香寸寸深"直接吐露心声:诗人说自己有太多忧愁要向佛祖(空王)忏悔,连名贵的香都一寸寸烧尽了。这里的"寸寸深"既写实又写意,暗示忏悔之心的深切。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无处排遣的孤独感。诗人重返寺院,看似寻求宁静,实则内心充满矛盾:他既向往超脱,又难以真正放下尘世烦恼;既批判世俗之人的庸俗,又为自己的漂泊感到痛苦。这种复杂心境通过风声、钟声、香火等具体意象生动呈现,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古代文人那种"想逃离又逃不开"的普遍困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