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送别朋友张螺浮去荆南任职时写的,充满了对朋友的赞赏和对未来的期待。
前两句"郢城高据楚江隈,南纪山川万里回"描绘了荆南的地理环境:郢城(今湖北江陵)高高矗立在楚江拐弯处,南方的山川在这里绵延万里。用壮阔的自然景观暗示朋友即将赴任的地方很重要。
中间四句是重点:
"地自湖湘分节镇"说荆南是湖湘地区的军事重镇;
"人从省掖见风裁"夸朋友在朝廷任职时就展现出不凡的才能;
"谏书久抗鹰鹯志"赞扬朋友长期像鹰鹯(猛禽)一样刚直敢谏;
"幕府新收杞梓材"把朋友比作优质木材(杞梓),说新任职地得到了难得的人才。
最后两句"旦夕圣明亲总政,定虚前席上中台"是美好祝愿:等皇上亲政时,一定会看重你的才能,让你进入中央担任要职。这里的"虚前席"用汉文帝召见贾谊的典故,表示期待朋友将来受重用。
全诗用地理环境烘托重要性,通过比喻展现人物品格,既有对现实的描写,又有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真挚的友情和对人才的爱惜。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