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巳日长至与世贤太史陪祀山陵往反得律诗十首 其七 谒陵用东山岭诗韵
十年如梦漆园翁,两度西陵更向东。
先帝未归黄泽马,小臣徒抱鼎湖弓。
明楼雾气寒初散,御沼冰花煖欲融。
想得宸游应恋此,灵舆来下月明中。
先帝未归黄泽马,小臣徒抱鼎湖弓。
明楼雾气寒初散,御沼冰花煖欲融。
想得宸游应恋此,灵舆来下月明中。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在陪同祭祀山陵时的感慨和对先帝的怀念。
首句“十年如梦漆园翁”,表达了时间飞逝,仿佛十年只是一场梦。漆园翁指的是一位年长者,暗示作者自己也已步入老年,感叹时光匆匆。
“两度西陵更向东”,说明作者已经两次陪同祭祀西陵,这次又向东行,暗示了祭祀的频繁和对先帝的忠诚。
“先帝未归黄泽马,小臣徒抱鼎湖弓”,先帝已经去世,未能再回到黄泽(可能指某个地方),而作者作为小臣,只能怀着对先帝的思念,抱着鼎湖弓(可能象征忠诚与职责)来表达哀思。
“明楼雾气寒初散,御沼冰花煖欲融”,描绘了祭祀之地的景象:明楼上的寒气刚刚散去,御沼(皇帝的池塘)上的冰花也开始融化,暗示着春天的到来,也象征着先帝的英灵或许正在安息。
“想得宸游应恋此,灵舆来下月明中”,作者想象先帝在天之灵应该也会留恋这片土地,灵车(象征先帝的灵魂)在月光下降临,表达了对先帝的深切怀念。
整首诗词通过对祭祀场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先帝的忠诚与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既有对现实的描绘,也有对先帝灵魂的想象,情感深沉而真挚。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