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四十一首 其九

寒食清明节,家家拜扫时。木人空叹息,石女泪双垂。

惟有林下道人,绝学无为。百不会,百不知。拈起少林无孔笛,逆风吹了顺风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节扫墓的场景,但核心是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一种超脱世俗的禅意。

前四句用"木人""石女"两个意象:木头人和石头做的女子本是无情之物,却做出"叹息""流泪"的拟人化动作。这里暗指普通人扫墓时表面化的哀悼仪式,就像没有情感的物件在机械模仿人类行为。

中间四句笔锋一转,提出真正的修行者(林下道人)与众不同——他们不追求世俗学问(绝学无为),对人情世故显得笨拙(百不会),却能保持心灵纯净。这里的"不会""不知"不是真无知,而是不执着于世俗认知的智慧。

最后两句最妙:用"无孔笛"这个矛盾意象——没有孔的笛子本不能吹响,但修行者却能让它发出声音。这象征禅宗"空即是色"的思想,看似不可能的事在悟道者手中成为可能。"逆风""顺风"的对比,则展现修行者顺应自然、不刻意强求的境界。

全诗通过扫墓习俗引出深刻哲理:真正的纪念不在形式,而在心灵的超脱;最高的智慧不是博学,而是回归本真。就像用不可能发声的笛子吹出天籁,人生最高境界往往存在于对常规的超越之中。

释普宁

释普宁(?~一二七六),号兀庵,蜀(今四川成都)人。出家于蒋山,参育王无准师范禅师得法。理宗绍定、端平间,为侍者随师范自育王至径山数载。历住庆元府象山灵岩广福禅院、常州无锡南禅福圣禅寺、巨福山建长兴国禅寺、婺州云黄山宝林禅寺。端宗景炎元年卒(《佛学人名辞典》)。为南岳下二十世,无准师范禅寺法嗣。有《兀庵普宁禅师语录》三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附录。释普宁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其中单编的诗合编为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