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 其七

昨霄梦看六龙渊,鹤御惊回坠晓鞭。
万顷落花春晚后,一床清水月明天。
门无黄雀张罗地,室有玄熊应梦年。
入竹好鸣寒玉佩,寄梅兼附白云笺。
杨妃绣段披方稳,李逸乌纱裹更鲜。
避色莫投妆妇指,弄香须扑舞蛾肩。
群乌噪过巢无树,一兔奔归猎有旃。
溪叟正如翘苇鹭,山翁弥似出尘仙。
僧檐鸟伺斋馀饭,客灶猫栖爨后烟。
且报漫翁来掘壁,墙閒便是我家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奇幻而富有生活气息的梦境世界,充满了跳跃的想象力和生动的画面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

1. 梦境与现实的交织 诗的开头就点明这是昨夜的梦境——梦见六龙深渊(神话场景),却被清晨的鞭声惊醒。这种虚实交替的手法,让读者跟着诗人一起游走在梦幻与现实之间。

2. 自然意象的灵动组合 诗中用"万顷落花""一床清水"等夸张又清新的比喻,把春天的夜晚写得既宏大又私密。月光下的清水像一张床,这个比喻特别有代入感。

3. 生活细节的趣味描写 诗中穿插了许多生活化场景:黄雀不见了(没人设陷阱)、黑熊入梦(可能是吉祥征兆)、竹子作响像玉佩声、猫在灶台打盹…这些细节让奇幻的梦境落地,显得亲切可爱。

4. 幽默自嘲的人生态度 最后四句尤其有趣:诗人说自己像"翘着腿的鹭鸶",像超脱的仙人,还调侃要来"挖墙脚"把邻居的墙当自家田。这种自嘲式的豁达,展现了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趣。

5. 声音与画面的交响 全诗充满动态描写:鹤御惊回、乌纱飘动、群鸦吵闹、兔子奔逃…读者仿佛能听到玉佩叮当、嗅到梅花香气,形成视听通感的享受。

这首诗的精髓在于:用天马行空的梦境外壳,包裹着对平凡生活的诗意观察。诗人把神话典故、自然景物和市井生活炖成一锅,既风雅又接地气,让人看到宋代文人既能仰望星空,又能笑对生活的智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