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奉命进京的荣耀场景,充满了对功业和太平盛世的赞美。
前两句用"万年枝上的黄莺"和"年年万国来贺寿"的画面,营造出朝廷永恒昌盛、万邦来朝的气象。这里用春天和祝寿的意象,暗喻国家长治久安。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主人公的功绩:他曾经主动请缨建立功业("请缨"指主动请求任务),如今作为使者进京朝见。诗中用"宫门听玉漏"(在皇宫听更漏声)、"雪中骑马赶路"的细节,既展现了官员的辛劳,也暗示其地位尊贵。
最后两句直接点题:他的功绩已载入史册("旗常"指史册),现在用诗歌来歌颂太平盛世。全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典故,既赞美了主人公的功业,也表达了对国家繁荣的欣慰之情。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用明快的笔调,将个人功业与国家兴盛巧妙结合,既有具体场景的描绘,又有宏大主题的升华,读来令人感受到盛世的豪迈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