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寄辛检校好礼总兵进贤之北山

省郎何处屯兵久,彭蠡湖西是北山。
飞箭定穿蹲虎石,放船时过落星湾。
五年鱼鸟知营阵,百里樵苏绝塞关。
闻说啸台高百尺,题诗频寄故人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在江西北山长期驻军的生活场景,充满豪迈的军旅气息和深厚的战友情谊。

首联用问答形式点明将军驻军地点——鄱阳湖西边的北山。"省郎"是对将军的尊称,"屯兵久"暗示驻军时间之长。

颔联通过两个动态画面展现军旅生活:士兵们练习射箭,箭矢能射穿蹲虎状的巨石;战船时常在落星湾(鄱阳湖中的小岛附近)巡逻。这两句既表现了军队的训练有素,又暗含对将军武艺的赞美。

颈联用五年时间跨度展现驻军带来的变化:连鱼鸟都熟悉了军营阵法(说明驻军时间久、训练规律),方圆百里的打柴人都绝迹于关塞(暗示军纪严明,或战事紧张)。通过侧面描写烘托军营氛围。

尾联转到将军的文人形象:听说将军在高高的啸台(观景台)上,诗人希望将军多寄来题写的诗作,以此保持联络。这里"啸台"既实指观景台,也暗喻将军豪迈的气概,"题诗"则展现了将军文武双全的形象。

全诗通过军营日常、自然景物和时间变化的描写,塑造了一位既能带兵打仗、又富有文人雅趣的将军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这位故友的思念之情。诗中"飞箭穿石""鱼鸟识阵"等夸张手法,既增添了趣味性,又突出了军队的威武气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