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长
秋夜长,不成寐,床前月光白如纸。
歌窈窕,怀清泠,夜中怪底荒鸡鸣。
倒裳起舞感慨作,乾坤无处无戈兵。
空山孤鹤更清唳,忧怀欲写茫无际。
坐看黄叶坠我前,零露漙漙下庭砌。
明星烂烂银汉横,铜壶滴滴刻漏长。
事殊兴极听转悄,夜如何其渠未央。
秋夜长,长如此,年来谁识征夫苦。
忍抛儿女戍边城,妇事姑嫜应门户。
嗟尔群栖乌,绕树徒惊飞。
岂知孤凤凰,集彼朝阳枝。
可以舞箫韶,衔瑞图。
一四海,混八区。
凤兮凤兮览德辉,凤兮凤兮览德辉。
歌窈窕,怀清泠,夜中怪底荒鸡鸣。
倒裳起舞感慨作,乾坤无处无戈兵。
空山孤鹤更清唳,忧怀欲写茫无际。
坐看黄叶坠我前,零露漙漙下庭砌。
明星烂烂银汉横,铜壶滴滴刻漏长。
事殊兴极听转悄,夜如何其渠未央。
秋夜长,长如此,年来谁识征夫苦。
忍抛儿女戍边城,妇事姑嫜应门户。
嗟尔群栖乌,绕树徒惊飞。
岂知孤凤凰,集彼朝阳枝。
可以舞箫韶,衔瑞图。
一四海,混八区。
凤兮凤兮览德辉,凤兮凤兮览德辉。
现代解析
这首《秋夜长》描绘了一个辗转难眠的秋夜,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征夫(戍边士兵)的孤独痛苦和对和平的渴望。
1. 失眠的秋夜 诗人躺在床上无法入睡("不成寐"),月光照在地上像白纸一样惨淡。他听着隐约的歌声,感受夜的清冷,却突然被荒鸡(不按时啼叫的鸡)的鸣叫声惊扰。这声音让他联想到战乱("乾坤无处无戈兵"),更添忧愁。
2. 孤寂的意象 诗中用"空山孤鹤"的鸣叫、"黄叶坠落"、"零露滴落"等意象,营造出凄凉孤独的氛围。时间仿佛被拉长("铜壶滴滴刻漏长"),夜似乎永远没有尽头("夜如何其渠未央"),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煎熬。
3. 征夫的痛苦 诗人直接点出主题:长年征战的士兵多么辛苦!他们被迫离开家人("忍抛儿女戍边城"),妻子在家独自照顾老人和孩子("妇事姑嫜应门户")。诗人通过对比"群栖乌"(普通的鸟,象征平凡人)和"孤凤凰"(象征贤能之人),表达了对和平盛世的向往——凤凰出现时,天下太平,四海统一("一四海,混八区")。
4. 对和平的呼唤 结尾重复"凤兮凤兮览德辉",呼唤凤凰(象征贤君)的出现,带来德政与和平。这既是诗人的愿望,也是对现实的无奈批判——战乱不断,百姓流离,何时才能迎来安宁?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把个人的失眠夜与家国情怀紧密结合,用细腻的景物描写烘托情感,最终升华到对和平的深切期盼。普通人读来,既能感受到秋夜的寂寥,又能体会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