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鸱行(己卯)
曩时怪鸱吟啸池上柳,丧我南村诗人李十九。
五年不闻汝恶声,东邻西舍贺太平。
今秋胡然忽而至,见之不异眼中刺。
吾家阿镠衾枕间,叹息鸱来命将逝。
初犹远林深处夜半鸣,既乃横飞不待日晦盲。
摇头鼓翼坐屋角,后咷先笑窥檐楹。
始知是物本为鬼伯使,如伥导虎山蹊行。
训狐贼人枭食母,汝与同辈尤阴狞。
唤人魂魄亦何苦,况择善者戕其生。
呜呼吾子今死矣,欲不迁怒及汝非人情。
闻之周官建有庭氏翨氏硩蔟氏,射以救日之弓救月矢,必覆其巢攻其翅。
先王有害务尽除,岂若今人昧兹理。
吾将断竹续竹弹以丸,毋俾恶鸟来林端。
月辰二六星四七,方书去汝夫何难。
五年不闻汝恶声,东邻西舍贺太平。
今秋胡然忽而至,见之不异眼中刺。
吾家阿镠衾枕间,叹息鸱来命将逝。
初犹远林深处夜半鸣,既乃横飞不待日晦盲。
摇头鼓翼坐屋角,后咷先笑窥檐楹。
始知是物本为鬼伯使,如伥导虎山蹊行。
训狐贼人枭食母,汝与同辈尤阴狞。
唤人魂魄亦何苦,况择善者戕其生。
呜呼吾子今死矣,欲不迁怒及汝非人情。
闻之周官建有庭氏翨氏硩蔟氏,射以救日之弓救月矢,必覆其巢攻其翅。
先王有害务尽除,岂若今人昧兹理。
吾将断竹续竹弹以丸,毋俾恶鸟来林端。
月辰二六星四七,方书去汝夫何难。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怪鸱"的凶鸟害死诗人的故事,用现代话来说就是一篇"愤怒的鸟类复仇记"。
全诗分三个部分:
1. 凶鸟作恶史(前12句)
诗人回忆五年前这只怪鸟在池塘柳树上叫唤,害死了邻居诗人李十九。安静五年后,今年秋天这鸟又来了,像眼中钉一样讨厌。更可怕的是,诗人发现自家孩子阿镠生病卧床时,这鸟一出现孩子就快不行了——就像死神派来的催命鬼。
2. 揭露真面目(中间12句)
诗人越观察越发现这鸟不是好东西:开始还在远处树林叫,后来大白天就敢乱飞;蹲在房檐上又摇头又扑翅膀,像在嘲笑人类。诗人认定它是阴间的鬼差,就像给老虎带路的"伥鬼",比吃母亲的猫头鹰还恶毒。最可恨的是它专挑好人害命。
3. 复仇宣言(最后10句)
诗人痛失爱子后,决定效仿古代周朝的灭害方法:要用竹弓弹丸打鸟,查黄历选吉日("月辰二六星四七"指农历二十六和星宿方位),发誓要把这恶鸟赶出树林。
这首诗的特别之处:
- 把对丧子之痛的愤怒转移到凶鸟身上,像现代人遇到不幸时找个"出气筒"
- 用"鬼差""伥鬼"这些民间传说解释灾难,反映古人对突发死亡的困惑
- 最后说要按古法除害,其实透露着无力感——明知孩子救不回来,只能拿鸟撒气
就像现在有人被马蜂蜇了,第二年看见马蜂窝就非要捅掉一样,诗人对这只"死神信使"鸟的追杀令,本质上是对命运无常的悲愤抗争。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