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梦(壬寅)
去国星一终,还家路三百。
泠然风袂举,岂惮山川隔。
云隘赵陀城,日高卢仝宅。
我从天外归,楚楚裘与帛。
虽无衣锦荣,曷解邻人惑。
应门童稚多,莫识谁家客。
入室对妻孥,意有饥寒迫。
母老须杖扶,我老头初白。
凄迷共卯君,灯暗屋庐窄。
煮字送今宵,煎茶话畴昔。
窗外两株梅,雨中十年蓦。
花时曾送我,花落我何惜。
但恐风露深,平明梦无迹。
泠然风袂举,岂惮山川隔。
云隘赵陀城,日高卢仝宅。
我从天外归,楚楚裘与帛。
虽无衣锦荣,曷解邻人惑。
应门童稚多,莫识谁家客。
入室对妻孥,意有饥寒迫。
母老须杖扶,我老头初白。
凄迷共卯君,灯暗屋庐窄。
煮字送今宵,煎茶话畴昔。
窗外两株梅,雨中十年蓦。
花时曾送我,花落我何惜。
但恐风露深,平明梦无迹。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离家很久的人终于回到家乡的梦境。全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既温暖又心酸的归家场景。
开篇说主人公离开家乡已经整整一年("星一终"指一年),回家的路有三百里远。他乘着清风归来,不惧山水阻隔。这里用"泠然风袂举"这个飘逸的意象,暗示这可能是个梦境。
接着描写家乡景物:云层低垂的赵陀城,阳光照耀的卢仝宅。主人公穿着体面的衣服从天外归来,虽然没有衣锦还乡的荣耀,但也让邻居们感到疑惑——这是谁家的客人啊?
最动人的是回家后的场景:孩子们在门口迎接却不认识他,面对妻子儿女时感受到生活的窘迫。老母亲需要拄拐杖,而自己也已头发花白。在昏暗狭窄的屋子里,夫妻俩相对而坐,煮茶聊天回忆往事。这里"凄迷共卯君"的描写特别传神,把久别重逢的复杂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以窗外的两株梅树作结:十年前梅花开时送他离家,如今花落时归来。但主人公担心天亮后这个美梦就会消失,暗示这很可能真的只是一场梦。这个结尾余韵悠长,把游子思乡的惆怅表达得含蓄而深刻。
全诗用最朴实的家常话,写出了每个离家在外的人都会有的乡愁。没有华丽辞藻,但每个细节都直击人心:不认识父亲的孩子、需要搀扶的老母、简陋的房屋、回忆往事的夫妻...这些画面组合起来,就是一幅动人的游子归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