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梅花

香如江路晚风腾,色似蜂房晓露凝。
姓蜡名梅俱是假,世间多少墨成蝇。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生动的比喻和幽默的自嘲,描绘了蜡梅的独特魅力,同时暗含对世间虚名的讽刺。

前两句用"江路晚风"比喻蜡梅的香气悠远清冽,用"蜂房晓露"形容花朵晶莹剔透的黄色,把嗅觉和视觉感受都写活了。后两句突然转折:虽然叫"蜡梅",但既不是蜡做的也不是梅科植物,名字都是假的。最后一句"墨成蝇"用典故自嘲:就像书法家不小心把"字"写成"蝇"一样,世间很多名声都是名不副实的。

全诗妙在: 1. 前两句对仗工整,画面感强,让人仿佛闻到看到蜡梅 2. 后两句突然打破美好幻想,用自嘲揭示"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普遍现象 3. "墨成蝇"的典故用得巧妙,既自谦又讽刺,让简单的咏物诗有了思想深度

就像现在网红产品过度包装一样,诗人提醒我们:不要被光鲜的名字迷惑,要看清事物的本质。这种借物说理的写法,比直接说教更有味道。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