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林中读书的闲适画面,通过几个生活化的细节传递出对自由读书生活的向往。
前两句"似曾依样买林皋,只爱摊书不盖茅"说诗人像往常一样在树林边置办住处,但只喜欢摊开书本读书,连茅草屋顶都懒得修葺。这里用"不盖茅"这个细节,生动表现出读书人专注到连基本生活设施都顾不上打理的状态。
中间四句用三个具体场景展现读书的乐趣:老树干上乌鸦点缀着落叶,稀疏树影里初见喜鹊筑巢,清风翻动书页沙沙作响,古墨香气中互相借书抄写。这些画面把读书环境写得有声有色,特别是"好风开卷声相递"一句,让读者仿佛能听见风吹书页的声音,感受到那份宁静中的愉悦。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难怪汪先生做官提不起劲,原来画中这般读书光景已被他抛下十年了。这里用"官况懒"和"十年抛"形成对比,含蓄地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读书生活的怀念。
全诗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一系列生动的画面,让读者自己感受到那种远离尘嚣、与书为伴的闲适之乐,以及这种生活与官场生活的鲜明对比。诗人用平实的语言描绘日常场景,却能引发读者对理想生活的共鸣。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